【资料图】
数年前,千余种藏文、梵文等古籍文献从海外回流“落户”上海,引发了业界的关注。许多人知道这个消息,但无缘得见古籍真面目。最近在上海玉佛禅寺举行的“梵典宫珍藏贝叶经艺术展”,向世人撩开了神秘一角。
贝叶经被誉为刻在树叶上的千年宝典,即用贝叶写成的经典,相传发源于距今约二千多年前的古印度,是当时造纸术并不发达条件下抄写文献的主要形式。贝叶全称为贝多罗叶,通常取材于棕榈科植物的叶片。在中国西藏地区一些古老的寺庙保存有距今上千年历史的贝叶经,云南的傣族地区许多佛寺亦保存着大量不同的贝叶佛经,但历史年代普遍较新。
此次展出的贝叶经来自收藏家顾清的收藏。他对古籍的关注,始于本世纪初偶然得知一部蓝靛纸金汁《般若十万颂》在海外市场上拍。它由800多年前的藏文大书法家琼布白觉亲笔书写,据西藏大学藏文古籍研究所所长西热桑布教授考证,这是如今很罕见的琼体书法之早期真迹,对于藏文书法史的重要性如同汉文书法史上王羲之、王献之等书体开创者真迹,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历史价值与文物价值。他迅速组织团队,远赴重洋考察研究参拍,最终将这部重要的典籍迎回中国。
由《般若十万颂》而起,顾清对藏文典籍存世状况持续关注。经过近十年的不断补充和完善,他创办的梵典宫目前收藏的古籍已经达到了1000多函3000多部,古籍页片数目超过了40万页。
据悉,自成立以来,梵典宫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大学、复旦大学、日本高野山大学、尼泊尔莲花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组织召开了两届国际学术论坛、30余场专题会议,并与其中多家单位共建了研究基地,展开全方位的学术合作。经过整理和研究,专家团队撰写了数十篇与馆藏文献相关的学术论文,发现了夏拉达文字抄写在桦树皮之上的月称菩萨所著《密集根本续灯作明论》、关于巴利语语法规则的《咖咤亚那文法典》贝叶经、嘎瓦百慈大师翻译的原版十六函本《般若十万颂》抄本等多部罕见的古籍。
研究初见成果之时,顾清决定精选30部典藏参展,他坦言于梵典宫珍藏古籍的数量太过庞大,以自身之力进行整理、研究和保护仍显杯水车薪,期望能得到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和支持,让这批文化遗产发挥其应有价值。
作者:学仁
编辑:宣晶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供应宽松预期下 油脂油料全线下跌
下一篇:最后一页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小时候,母亲常常在家里给我们留字条,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经常学生们还不知道我怎么想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否定了。工作中需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疫情防控新举措】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眼下,上海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不少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近日,随着患者清零,吉林省长春市北湖奥体中心篮球馆方舱医院等多个方舱陆续“休舱”,各医疗队也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同心守沪抗疫】 在上海城市足迹馆定点医院的宣传墙上,各类慢性病、基础病的健康宣教手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本报记者 马爱平 一走进位于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内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防晒“神器”竟是珊瑚“杀手” 科技日报北京5月8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最丰富、最具经济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
X 关闭
X 关闭